凝結影片重點
生活中有哪些凝結的現象呢?從冰箱拿出來的冰飲料瓶,為什麼瓶子上會出現水珠呢?利用燒杯、湯匙、熱水,進行簡單的實驗,就能觀察到水蒸氣凝結成水的現象!當氣態的水蒸氣碰到溫度比自己低的物體,就會凝結變回液態的水,但如果水蒸氣碰到和自己溫度差不多的物體時,就無法觀察到凝結成小水珠的現象囉!
凝結的課程實驗材料
-
基本實驗材料
-
實驗一:裝有熱水的250毫升燒杯一個、500毫升燒杯一個
-
實驗二:裝有熱水的250毫升燒杯一個、金屬湯匙兩支
-
同樣廠牌的冰飲料、常溫飲料各一瓶(需沒有開封,建議選透明瓶罐方便觀察)、抹布、隔熱手套
凝結的上課重點
-
以常見的凝結迷思現象引發動機:水會憑空出現嗎?
影片 3:14 中,利用常見的生活經歷:明明沒有加水在飲料瓶外,水珠竟然突然出現了!為什麼常溫的飲料瓶沒有水珠,只有冰飲料瓶外憑空出現水珠呢?引發孩子探索「凝結」現象的好奇心。
-
從簡單的實驗,推論出水蒸氣要碰到溫度比較低的物體才會凝結成水
影片 4:43 中,利用燒杯、熱水、湯匙,進行二步驟簡單的實驗,讓孩子可進行簡單的推論,理解凝結現象發生的條件。(實驗時,請小心熱水喔!)
-
凝結 = 氣體狀態的水(水蒸氣)變成液體狀態的水(水)
影片 7:31 中,以動畫呈現出氣態的水蒸氣如何凝結成液態的水。
-
水不是憑空出現,而是水蒸氣「凝結」而成的
影片 8:12 中,利用學習到的知識內容,破除生活經歷常見的凝結迷思現象。
凝結在生活中的延伸應用
問題 10:14 :寒冷的冬天時,窗戶上的水珠是怎麼來的呢?
答案:因為冬天晚上室外氣溫低於室內,窗戶就被降溫了。而房間裡溫暖的水蒸氣碰到相對低溫的窗戶凝結成水,因此窗戶內側就有一層霧。
延伸補充:從冷氣房走到炎熱的戶外時,眼鏡起霧也是凝結的現象。
凝結影片中的思考脈絡
-
3:14 主角發現:明明沒有加水在飲料瓶外,水珠竟然突然出現了!為什麼常溫的飲料瓶沒有水珠,只有冰飲料瓶外憑空出現水珠呢?
-
4:43 主角得到提示:
-
熱水杯裡的水蒸發成水蒸氣,碰到倒扣在熱水杯上的杯子又變成水。
-
熱水杯的水蒸氣遇到溫度相同的湯匙不會變成水、遇到溫度比較低的湯匙才會變成水。
-
氣體狀態的水蒸氣碰到溫度比自己低的物體時,會凝結成液體狀態的水。
-
-
8:12 主角假設並解決問題:冰飲料瓶外出現的水滴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比較低的飲料瓶之後凝結成的水、不是憑空出現的。
- 10:14 知識的學習遷移:寒冷的冬天時,窗戶上的水珠是怎麼來的呢?
教育夥伴
🚩合作夥伴:
特別感謝『台灣應用材料』贊助教材製作
官網:http://www.appliedmaterials.com/zh-hant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因材網 贊助播出